下得轿,薛倩走过去先叩了头。太守笑道:“昨日哭得不勾,今日又来
补么?”东老道:“正要见守公说昨日哭的缘故。此子之父董元广乃竹山知县,
祖父仲臣是汉州太守,两世衣冠之后。只因祖死汉州,父又死于都下,妻女随在
舟次,所遇匪人,流落到此地位。乞求守公急为除去乐籍。”太守恻然道:“原
来如此!除籍在下官所司,甚为易事。但除籍之后,此女毕竟如何?若明公有意,
当为效劳。”东老道:“不是这话。此女之母即是下官之姑,下官正与此女为嫡
表兄妹。今既相遇,必须择个良人嫁与他,以了其终身。但下官尚有公事须去,
一时未得便有这样凑巧的。愚意欲将此女暂托之尊夫人处安顿几时,下官且到成
都往回一番。待此行所得诸台及诸郡馈遗路赆之物,悉将来为此女的嫁资,慢慢
拣选一个佳婿与他。也完我做亲眷的心事。”太守笑道:“天下义事,岂可让公
一人做尽了?我也当出二十万钱为助。”东老道:“守公如此高义,此女不幸中
大幸矣!”当下吩咐薛倩:“随着吴太守到衙中奶奶处住着,等我来时再处。”
太守带着自去。
东老叫薛妈过来,先赏了他十千钱,说道:“薛倩身价在我身上,加利还你。”
薛妈见了是官府做主,怎敢有违?只得凄凄凉凉自去了。东老一面往成都进发不
题。
且说吴太守带得薛倩到衙里来,叫他见过了夫人,说了这缘故,叫夫人好好
看待他。夫人应允了。吴太守在衙里,仔细把薛倩举动看了多时,见他仍是满面
忧愁,不歇的叹气,心里忖道:“他是好人家女儿,一向堕落,那不得意是怪他
不得的。今既已遇着表兄相托,收在官衙,他日打嫁人,已提挈在好处了,为
何还如此不快?他心中毕竟还有掉不下的事。”教夫人缓缓盘问他备细。薛倩初
时不肯说,吴太守对他说:“不拘有甚么心事,只管明白说来,我就与你做主。”
薛倩方才说道:“官人再三盘问,不敢不说,说来也是枉然的。”太守道:“你
且说来,看是如何?”薛倩道:“贱妾心中实是有一个人放他不下,所以被官人
看破了。”太守道:“是甚么人?”薛倩道:“妾身虽在烟花之中,那些浮浪子
弟,未尝倾心交往。只有一个书生,年方弱冠,尚未娶妻,曾到妾家往来,彼此
相爱。他也晓得妾身出于良家,深加悯恤,越觉情浓。但是入城,必来相叙。他
家父母知道,拿回家去痛打一顿,锁禁在书房中。以后虽是时或有个信来,再不
能勾见他一面了。今蒙官人每抬举,若脱离了此地,料此书生无缘再会,所以不
觉心中怏怏,撇放不开。岂知被官人看了出来。”太守道:“那个书生姓甚么?”
薛倩道:“姓史。是个秀才,家在乡间。”太守道:“他父亲是甚么人?”薛倩
道:“是个老学究。”太守道:“他多少家事,娶得你起么?”薛倩道:“因是
寒儒之家,那书生虽往来了几番,原自力量不能,破费不多,只为情上难舍,频
来看觑。他家兀自道破坏了家私,狠下禁锁,怎有钱财娶得妾身?”太守道:
“你看得他做人如何?可真心得意他否?”薛倩道:“做人是个忠诚有余的,不
是那些轻薄少年,所以妾身也十分敬爱。谁知反为妾受累,而今就得意,也没处
说了。”说罢,早又眼泪落将出来。
太守问得明白,出堂去佥了一张密票,差一个公人,拨与一匹快马,急取绵
州学史秀才到州,有官司勾当,不可迟误。公人得了密票,狐假虎威,扯做了一
场火急势头,忙下乡来,敲进史家门去,将朱笔官票与看,乃是府间遣马追取秀
才,立等回话的公事。史家父子惊得呆了,各没想处。那老史埋怨儿子道:“定
是你终日宿娼,被他家告害了,再无他事。”史秀才道:“府尊大人取我,又遣
一匹马来,焉知不是文赋上边有甚么相商处?”老史道:“好来请你?柬帖不用
一个,出张朱票?”史秀才道:“决是没人告我!”父子两个胡猜不住,公人只
催起身。老史只得去收拾酒饭,待了公人。又送了些辛苦钱,打发儿子起身到州
里来。正是:乌鸦喜鹊同声,吉凶全然未保。今日捉将官去,这回头皮送了。
史生同了官差,一程来到州中。不知甚么事由,穿了小服,进见太守。太守
教换了公服相见,史生才把疑心放下了好些。换了衣服,进去行礼已毕。太守问
道:“秀才家小小年纪,怎不苦志读书,倒来非礼之地频游,何也?”史生道:
“小生诵读诗书,颇知礼法。蓬窗自守,从不游甚非礼之地。”太守笑道:“也
曾去薛家走走么?”史生见道着真话,通红了两颊道:“不敢欺大人,客寓州城,
诵读余功,偶与朋友辈适兴闲步,容或有之,并无越礼之事。”太守又道:“秀
才家说话不必遮饰!试把与薛倩往来事情,实诉我知道。”史生见问的亲切,晓
得瞒不过了,只得答道:“大人问及于此,不敢相诳。此女虽落娼地,实非娼流,
乃名门宦裔,不幸至此。小生偶得邂逅,见其标格有似良人,问得其详,不胜义
愤。自惜身微力薄,不能拔之风尘,所以怜而与游。虽系儿女子之私,实亦士君
子之念。然如此鄙事,不知大人何以知而问及,殊深惶愧!只得实陈,伏乞大人
容恕。”太守道:“而今假若以此女配足下,足下愿以为室家否?”史生道:
“淤泥青莲,亦愿加以拂拭。但贫士所不能,不敢妄想。”太守笑道:“且站在
一边,我教看一件事。”
就掣一枝签,唤将薛妈来。薛妈慌忙来见太守。太守叫库吏取出一百道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