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 瘗遗骸王玉英配夫 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卷三十 瘗遗骸王玉英配夫 偿聘金韩秀才赎子

酒,以安他魂灵,致敬而去。

是夜独宿书馆,忽见篱外毕毕剥剥,敲得篱门响。韩生起来,开门出看,乃

是一个端丽女子。韩生慌忙迎揖。女子道:“且到尊馆,有话奉告。”韩生在前

引导,同至馆中。女子道:“妾姓王,名玉英,本是楚中湘潭人氏。宋德祐年间,

父为闽州守,将兵御元人,力战而死。妾不肯受胡虏之辱,死此岭下。当时人怜

其贞义,培土掩覆。经今二百余年,骸骨偶出。蒙君埋藏,恩最深重,深夜来此,

欲图相报。”韩生道:“掩骸小事,不足挂齿;人鬼道殊,何劳见顾?”玉英道:

“妾虽非人,然不可谓无人道。君是读书之人,幽婚冥合之事,世所常有。妾蒙

君葬埋,便有夫妻之情;况夙缘甚重,愿奉君枕席,幸勿为疑。”韩生孤馆寂寥,

见此美妇,虽然明说是鬼,然行步有影,衣衫有缝,济济楚楚,绝无鬼意。又且

说话明白可听,能不动心?遂欣然留与同宿。交感之际,一如人道,毫无所异。

韩生与之相处一年有余,情同伉俪。忽一日,对韩生道:“妾于去年七月七

日与君交接,腹已受妊,今当产了。”是夜即在馆中产下一儿。初时韩生与玉英

往来,俱在夜中,生徒俱散,无人知觉。今已有子,虽是玉英自己乳抱,却是婴

儿啼声,瞒不得人许多,渐渐有人知觉,但亦不知女子是谁,婴儿是谁,没个人

家主名,也没人来查他细帐。只好胡猜乱讲,总无实据。传将开去,韩生的母亲

也知道了,对韩生道:“你山间处馆,恐防妖魅。外边传说你有私遇的事,果是

怎么样的?可实对我说。”韩生把掩骸相报及玉英姓名说话,备细述一遍。韩母

惊道:“依你说来,是个多年之鬼了,一发可虑!”韩生道:“说也奇怪,虽是

鬼类,实不异人,已与儿生下一子了。”韩母道:“不信有这话!”韩生道:

“儿岂敢造言欺母亲?”韩母道:“果有此事,我未有孙,正巴不得要个孙儿。

你可抱归来与我看一看,方信你言是真。”韩生道:“待儿与他说着。”果将母

亲之言与玉英说知。玉英道:“孙子该去见婆婆,只是儿受阳气尚浅,未可便与

生人看见,待过几时再处。”韩生回复母亲,韩母不信,定要捉破他踪迹,不与

儿子说知。

忽一日,自己魆地到馆中来。玉英正在馆中楼上,将了果子喂着儿子。韩母

一直闯将上楼去。玉英望见有人,即抱着儿子,从窗外逃走。喂儿的果子,多遗

弃在地。看来像是莲肉,拾起仔细一看,元来是峰房中白子。韩母大惊道:“此

必是怪物!”教儿子切不可再近他。韩生口中唯唯,心下实舍不得。等得韩母去

了,玉英就来对韩生道:“我因有此儿在身,去来不便。今婆婆以怪物疑我,我

在此地也无颜。我今抱了他回故乡湘潭去,寄养在人间,他日相会罢。”韩生道:

“相与许久,如何舍得离别?相念时节,教小怎生过得?”玉英道:“我把此儿

寄养了,自身去来由我。今有二竹筴留在君所,倘若相念,及有甚么急事要相见,

只把两筴相击,我当自至。”说罢,即飘然而去。

玉英抱此儿到了湘潭,写七字在儿衣带上道:“十八年后当来归。”又写他

生年月日在后边了,弃在河旁。湘潭有个黄公,富而无子,到河边遇见,拾了回

去养在家里。玉英已知,来对韩生道:“儿已在湘潭黄家,吾有书在衣带上,以

十八年为约,彼时当得相会,一同归家。今我身无累,可以任从去来了。”此后

韩生要与玉英相会,便击竹筴;玉英既来,凡有疾病祸患,与玉英言之,无不立

解。甚至他人祸福,玉英每先对韩生说过,韩生与人说,立有应验。外边传出去,

尽道韩秀才遇了妖邪,以妖言惑众。恰好其时主人有女淫奔于外,又有疑韩生所

遇之女,即是主人家的。弄得人言肆起,韩生声名颇不好听。玉英知道,说与韩

生道:“本欲相报,今反相累。”渐渐来得稀疏,相期一年只来一番,来必以七

夕为度。韩生感其厚意,竟不再娶。如此一十八年,玉英来对韩生道:“衣带之

期已至,岂可不去一访之?”韩生依言,告知韩母,遂往湘潭。正是:阮修倡论

无鬼,岂知鬼又生人?昔有寻亲之子,今为寻子之亲。

且说湘潭黄翁一向无子,偶至水滨,见有弃儿在地,抱取回家。看见眉清目

秀,聪慧可爱,养以为子。看那衣带上面有“十八年后当来归”七字,心里疑道:

“还是人家嫡妾相忌,没奈何抛下的?还是人家生得儿女多了,怕受累弃着的?

既已抛弃,如何又有十八年之约?此必是他父母既不欲留,又不忍舍,明白记着,

寄养人家,他日必来相访。我今现在无子,且收来养着,到十八年后再看如何。”

黄翁自拾得此儿之后,忽然自己连生二子。因将所拾之儿取名鹤龄,自己二子分

开他二字,一名鹤算,一名延龄,一同送入学堂读书。鹤龄敏慧异常,过目成诵;

二子虽然也好,总不及他。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黄翁欢喜无尽,也与二子

一样相待,毫无差别。二子是老来之子,黄翁急欲他早成家室,目前生孙,十六

七岁多与他毕过了姻。只有鹤龄因有衣带之语,怕父母如期来访,未必不要归宗,

是以独他迟迟未娶。却是黄翁心里过意不去道:“为我长子,怎生反未有室家?”

先将四十金与他定了里中易氏之女。那鹤龄也晓得衣带之事,对黄翁道:“儿自

幼蒙抚养深恩,已为翁子;但本生父母既约得有期,岂可娶而不告?虽蒙聘下妻

室,且待此期已过,父母不来,然后成婚,未为迟也。”黄翁见他讲得有理,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