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是怎么说的!”声音却已抖了起来。光宇一个转身,就要往外跑,他不想听,只要没听见,就没有这回事!
“二小子你站住,大将军是你们的父亲,他不会害你们!”张孝辕及时喝住了他。
光元抖着手,一目十行把信看完,里面关键的几行字像张牙舞爪的魔鬼拽住了他的眼球:“……吴、福两王相争,清国乘机侵边……五月黑山一役,余中伏受伤,洪远将军以身作盾,中数十枪身死,余得以突围……洪将军父子四人唯余幼子,其一女今年有十三,居冀州,余已聘为儿媳,与你弟兄三人为妇。尔等阅信后,即刻往冀州寻洪女,迎回荣城择期完婚……”
“他欠的情,为什么要我们来还?我不同意!”光宇双眼通红,大声反对:“七年以来,他对我们不闻不问,现在想起我们来了,他有什么资格!”
光涵拉着光元的手,抖着声音:“大哥,父亲真这样说了?我不信!”一把将信抢了过去,动手就嗤啦嗤啦开始撕起来。
光元也不阻止,瞬时做了决断,转身扑通对张孝辕跪下,坚定迎上舅舅的目光:“舅舅,父亲这事决定的太急,恐有考虑不周之处,我即刻往边疆一趟探望父亲。在我回转之前,请舅舅先不要把月儿聘给他人!”光宇、光涵回过来,也一并跪下:“求舅舅成全!”
张孝辕不语,过得一刻钟,长叹一口气,道:“我可以答应你们,但是,百事孝为先,若事不可挽回,尔等万不可做出忤逆之事!”三人低头应了。
第二天起床,月容发现大哥已经不见了,问顾嬤嬤,顾嬤嬤说:“阿海昨天从边疆回来,说大将军作战受了伤,你大哥连夜出发去探望了。”边疆也有战事?那就是趁火打劫了,连大将军都受伤了,估计战争的规模不小。元哥哥这一去,不知道会不会也受伤?月容开始担心起来。
光涵看起来却有些蔫蔫的,好像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月容以为他担心父亲的伤情,便安慰他:“大将军既没有性命之忧,好好养一养总是能好起来的,涵哥哥不必太担心了。”
光宇在旁边轻“嗤”一声,道:“他生他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只要他别在大哥到达之前死就行!”
月容皱了眉,她隐约知道他们三兄弟跟大将军的关系不怎么融洽,可是光宇说出这样的话来,在大庆朝就是大逆不道了。到底是什么样的怨恨,才能让他说出这种近似于诅咒的话语?七年以前,光宇也只有九岁吧?不由又对光宇心疼起来,柔声道:“大将军是哥哥们的父亲,有父亲多好啊,你不知道月儿多羡慕你们!”
光宇直直盯着她,张口想说什么,袖子被光涵拉了一下,醒悟过来:月儿是个孤儿呢。便撇开了头,再不开口。
过得几天,月容听得义父在打听房子,不由觉得怪,这里住的好好的,怎么又要搬了呢?再过得半月,竟真的搬家了,只是,搬走的只有她和义父两人,连顾嬤嬤都没有带。义父另给她找了一位夫家姓郑的嬤嬤。月容从义父那得知原来是王家要来人,房子不够住,所以搬走。月容也没有多想,他们本来就不是王家人,搬走是理所当然的。
光涵、光宇两人清楚,舅舅这一举动,分明是要把月儿与他们分离开来。两人万分不舍,但是也不能说什么,他们没有婚约,大家都大了,的确不适合住一起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会不定时二更
☆、客流
张府也是一座三进的宅子,后园比先前住的王府大一倍不止,没有荷塘,倒是有一个小湖,湖上建了游廊亭台,湖的东南角也栽了荷花,西北角的入口处接的居然是活水,月容很是喜欢。说起来这宅子也不贵,因最近搬离江口的人家太多,连带房地产业也萧条下来,张孝辕只花了不到实价六成的银子,就把这座宅院给盘了下来。
尽管没有声张,乔迁的第二天,谭夫人便带着全家上门来了。谭家父子在前院由义父接待,月容只是去见了个礼,就带着谭夫人母女逛园子。刚逛了一刻钟,粗洗嬤嬤来回报说布政使熊大人家夫人带着女儿到了,于是游园队伍增加了一倍,过得一会,又有嬤嬤来报,知州家童夫人带着内侄女来贺,月容只得托谭夫人帮忙待客,自己去迎一拨又一拨来客。因事前毫无准备,突然到了这么多贺客,茶水点心都不够用,月容无法,只得遣了人到江口最负盛名的得月楼定了十数款点心,每隔半个时辰便送一批过来,一半送前院,一半送后院。一天下来,好歹应付了过去,没出什么乱子。
谭夫人到得最早,离开的最晚,月容送到大门口,施礼道谢:“今天多亏了有伯母在,否则月容真不知如何应付呢!改天定当登门拜谢。”
谭夫人拉着月容的手依依不舍:“月丫头,今天难为你了,改天我再来,再细细逛一回你家园子。你也不要拘着,有空就上我们家去,云娘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四处走动,在自己家待客是不拘的。”月容笑着应了。
回到谭府,谭夫人半卧在榻上,榻尾一个嬤嬤给她揉着小腿,榻头另一个嬤嬤给她揉着肩。一刻钟后,谭夫人舒舒服服长吁一口气,挥退两位嬤嬤,接过张嬤嬤递给她的蜜糖水,一口喝了下去。张嬤嬤看她很高兴的样子,便道:“夫人这下可安心了。”
谭夫人把杯子递还给她,左手抚着右手的长指甲,道:“只要一天不定下来,我就安不了心,虽说现今他们搬了出来,显见跟王家是不成了。可是你今天也看到了,几家夫人都打的什么主意?”
张嬤嬤一笑,道:“其他几家门第太低,不足为虑。剩下的熊家,据说大公子已经二十有二,三公子也已经十八,年龄相差太大,张家恐不喜。朱家,虽说是童大人的外家,官位也不低,但是只得两个儿子,嫁进去还得招婿,张家大概也是不愿意的。只有我们家,家世、门第均相配,公子、小姐年龄也正好,难得的是公子们都喜欢小姐,依奴婢看,小姐也是喜欢公子们的。”
谭夫人听得心花怒放,道:“你这话我爱听,不过我还得盯紧点,对了,今天我看月丫头那还缺两个针线嬤嬤,你帮忙留意一下,寻好了过几天我亲自送过去。”
张嬤嬤应了,却又有点疑惑。谭夫人看她欲言又止,便笑道:“你可是想问,为何一个养女这么多人争抢?”张嬤嬤尴尬点头。
谭夫人轻哼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