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进去转了一圈,发现里边窗明几净,连床上的被子都整整齐齐的,跟自己在的时候一样。他心想:“还是父母好,总是关心着自己。”
甜妞也看着房间里的一切,说道:“你不在家时,老爷吩咐过这些下人,一定要把房间打扫好,你可能随时都会回来住的。”
小牛微笑道:“看来老爸已经不再那么讨厌我了。”
甜妞说道:“哪有父母讨厌自己儿女的,虎毒还不食子呢。”
小牛点头道:“对,对,对。不过他们好像都不在家?”说着话,拉着甜妞的手坐到床边。一闻到她身上的香气,小牛的心里就特别舒服,一想起跟她的好事,真想马上重演一遍。每个女人的脸蛋不同,性格不同,干起来的滋味也有别。
甜妞任小牛拉着手,心里很甜。要知道,分别这么久,她已经想念得不得了,就差要出去“寻夫”了。甜妞望着小牛的脸,说道:“他们的确都不在家。
老爷出去会朋友去了,说是可能有一笔大买卖要进来。太太出去上香,说是要给一家人祈福,给小袖祈福。小袖嘛,跟她的如意郎君出去游玩了,说是要几天才回来。”
小牛听了放下心来,说道:“父母平安就好。你说小袖已经找到如意郎君了?”
甜妞点点头,说道:“对,她终于找到了。”
小牛心里不爽,嘴上问道:“她这个如意郎君是什么来路?”
(。。)txt电子书下载
甜妞介绍道:“是余姚人,今年新中的进士。这次回来省亲跟小袖认识,两人见面一谈,都挺满意的。前些日子他们订亲了,估计成亲的日子也不远了。”
小牛听了,心情更是沉重,又问道:“这个进士的相貌跟人品如何?”表面上,他摆出长兄的关心样子来,实际上却有一种情人被抢的痛感跟不快。他心说:“得想办法将小袖抢回来。小袖是个美女,落到别人手里,就像落到武大郎手里差不多。”
甜妞回答道:“相貌英俊,人品端正,看起来挺斯文的,读书人嘛,很多都是这个样子,人家是进士,又有学问,说起话来高雅得很,不是咱们这样的人能比得上的。”
小牛不屑地哼了一声,说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帮穷酸,纸上谈兵是强项,实际上多是不切实际的空谈,误国的人多数是书生。”
甜妞眨着美目,说道:“不会吧?他们一肚子学问,正好用来治国呀。”
小牛一笑,说道:“这帮家伙都是读了半辈子书,才考取功名。他们对天下的了解,都是从书本上来的,并没有亲眼去看,亲身去体会,因此,他们的谈论多是错的,不符合事实的。”
甜妞说道:“可他们照样受到朝廷的重用呀。”
小牛解释道:“这些书生们,一旦当了官之后,如果不尽快改掉书生的酸气跟呆气的话,是很难有作为的。就算是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也是难以胜任。不但不能治国,还会误国。”
甜妞哦了一声,还问道:“真有这样的事?”
小牛笑道:“你没有听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吗?这道理是很浅白的。我再举个例子,就是咱们本朝的真人真事。我问你,你是不是也跟小袖读了一些史书?”
甜妞点头道:“对呀,读了一些。”
小牛说:“这就好办了。咱们就说说建文帝跟永乐帝,他们是什么关系,知道吧?”
甜妞回答道:“知道,知道,这一段我看过。建文帝是永乐帝的侄子,永乐帝当时是燕王,因为朝廷出了J臣,就起兵‘靖难’,把皇位从侄子的手里抢过来,之后建文帝不知去向,听说三宝太监下海就是为了找他的。”
小牛夸道:“甜妞,你大有进步,快成才女了。那你知道年知道,建文为什么会丢了皇位?”
甜妞想了想,说道:“我想,可能是因为永乐帝精明能干,擅长打仗,而建文帝是个文弱书生吧?”
小牛点头道:“没错,说得有点道理。永乐帝是一位军人,长年在战场上征战,是很有本事的。而建文帝生长在南京,哪有什么斗争经验,所以两人搏斗,自然是强者胜了。不过,这只是两人才能的对比,还有其他原因的。你想呀,永乐帝只是北京的一个王爷,他的兵马哪里有朝廷多。朝廷是雄兵百万,又出师有名,照理说,就是永乐帝像唐太宗一样厉害,他也未必能打赢,可是为什么建文帝败了呢?”
甜妞抿嘴一笑,说道:“这个我就想不明白了。”
小牛惋惜地笑了笑,说道:“建文黄帝是一个好人,一个仁慈的人,他不是永乐帝的对手,也是自然的。他才多大呀,又从小生长在宫廷里。而永乐帝就不同了,他是在马背上过日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永乐帝手下多能人,像姚广孝就是其中一个。再看建文帝手下,什么齐泰、黄子澄、方孝儒,这些都是什么人物呀?如果让他们作诗填词,估计永乐帝就甘拜下风。可是要说骑马打仗、征战四方,这些人就是一群废物了。这些狗P书生不懂军事,都是他们害得建文帝丢了皇位。他乃乃的,书生误国,真是不假呀。”
甜妞说道:“小牛哥,如果换了你是建文帝的话,你能保住皇位,消灭永乐帝吗?”
(。。)免费电子书下载
小牛很自信地说道:“甜妞,如果换了是我小牛的话,‘永乐’只能叫‘永哭’了。”
甜妞笑道:“你先别吹牛。你要怎么取得胜利?”
小牛想了想,开始发表自己的高论:“第一,既然要削藩,就得好好谋划一下。首先,本着‘S人先S马,擒贼先擒王’的原则,一动手就要先对永乐帝下手,使他猝不及防,来不及准备就被搞死了。要搞就得搞死他,什么叔叔不叔叔的。他没拿你当侄子,你也不用跟他客气。皇位第一呀!第二,派大兵征讨,失败两次之后,就不必再派兵去打了,来个化整为零,将兵马分散在各个重要地区防守,等着永乐来攻。我敢说,他就是攻一辈子也抢不到龙椅。这叫以逸待劳,时间一长,他自己都没了信心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不该那么心慈手软。如果他不对盛庸下旨,说什么不能杀永乐帝,怕背杀叔罪名的话,那么永乐帝早就完蛋了。如果是我,我就会下旨,‘遇到朱棣,格杀勿论。谁能杀朱棣,给他两万两黄金。’如此一来,天下人都与他为敌,他想不死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