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出来的《武穆遗书》何时能借我一阅?」
徐达一愣,旋即道:「张教主把兵书授于我时,有言在先,阅毕即焚,末将
早已将它丢进火盆里来!不过兵法所云,我已烂熟于心,殿下若是想看,待此战
罢了,便写给殿下!」
朱元璋的脸上阴晴不定,似乎他关心的并不在战事上,随口应了一声道:
「改日吧!」
汉军与朱元璋的吴军鏖战数个时辰,终究不敌,缓缓退去。在战前,朱元璋
和徐达已经拦截了陈友谅的归路,汉军见无路可去,只得退往鄱阳湖的更深处,
用铁索连船,结成大阵,宛若一座水上城池,誓与朱元璋死战到底。
朱元璋虽与陈友谅并无深仇大恨,只是两人的属地相邻,又都是野心勃勃之
人,遂成水火之势。今朝陈友谅已成瓮中之鳖,朱元璋岂能如此轻易地便放过了
他?下令让军士将汉军的船阵团团围困起来。陈友谅倚仗船坚炮利,以船身为墙,
每每有吴军逼近,便让人开炮射箭,一时之间,朱元璋竟也无法轻易取胜,只得
又陷入僵局。
朱元璋对徐达道:「天德兄弟,依你之见,该如何破敌?」
徐达道:「殿下莫不是忘了火烧赤壁之事?如今陈友谅铁索连阵,只待东风
一起,到时候再让烈火旗的兄弟上去烧一把火,定可大获全胜!」
朱元璋道:「可如今值秋,何来东风?」
徐达道:「若天意要让殿下赢得此战,东风自是会来的!倘天意想让陈友谅
逃脱,自然也是勉强不得。且先不急,吴军已经围住了陈友谅,谅他插翅难飞!」
朱元璋不以为然:「此番我历经苦战,终于把陈友谅逼到了绝路。可难保他
不会有狗急跳墙之举,万一他弃船登陆,遁入城中,我便再也奈何不得他了!」
徐达道:「以陈友谅的性子,最好颜面,断然不会弃舟的!」
果不如徐达所料,陈友谅不甘示弱于朱元璋,竟在鄱阳湖上坚守,可是日子
一久,船阵里粮草不济,军心浮动。恰逢此日,东风又起,猎猎的直扑汉军。这
东风之至,并非徐达神机妙算,只是吴军困得汉军日子久了,难保有一日会风向
突变。
烈火旗掌旗使辛然大喊一声:「天助我也!兄弟们,快随我一道杀将上去,
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一身红色衣衫的烈火旗教徒也跟着齐声呐喊,划着无数小舟,一起朝汉军的
船阵杀去,宛若在湖面上燃起了几道火墙。不多时,陈友谅的大船上已经烈火冲
天,却因楼船都被铁索相连,无法断开,瞬间由一及双,由双及四,快速蔓延开
来。記住發郵件到ltxsbǎ@GMAIL.¢OM
朱元璋的小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仿佛辛然口中「建功立业」四个字让他受用
无穷。龙腾小说ltxsba@ gmail.com 明教教徒虽然众多,却鱼龙混杂,不似少林、武当这般清心寡欲,无意功
名,他们也是世俗凡人,对荣华富贵应是来者不拒。倘若能将这些人收归己用,
又何需忌惮教主杨逍和韩林儿那小子喔?
躲在船舱里的陈友谅听到外面的动静,急忙呼唤副将询问情况,可他一连喊
了几声,却无人应答。此时,一阵风带着浓烟冲进船舱,呛得他眼泪都快流出来,
知道外头已经起火,急忙推开船舱的窗子观看。但见明教五行旗旗众身着各自服
色,已然冲开了船阵,朝着座船杀来。
「别跑!都给我顶住!」陈友谅既算计不过张无忌,此番眼看又要落败于朱
元璋之手,岂能甘心?气得眼角睁裂,大声呼喊,可军中这时已经大乱,数十万
大军要么被烈火活活烧死,要么纵身落水,葬身鱼腹,已如一盘散沙,哪还有人
听他的号令。
就在此时,锐金旗使吴劲草已登上了陈友谅的坐船,见他的脑袋探在窗外,
也不多想,取出箭来,搭弓瞄准,嗖的一下射了过去。陈友谅虽然武功不低,可
眼看着自己的大军分崩离析,也是心慌意乱,待听得耳边劲风响起,急忙把头往
后一缩,可为时已晚,长箭瞬间贯穿了他的头颅,鲜血四溅。
陈友谅既死,汉军更是群龙无首,汉将张定边携着陈友谅的幼子陈理乔装成
寻常士卒,弃了座船,只乘了一艘小艇,逃到岸边,总算免去了刀刃加身之祸。
这陈理乃是陈友谅的次子,长子名唤陈善儿,也在此战之中死于阵前,张定边脱
身之后,拥立陈理为王,后朱元璋兵临城下,陈理率部出降,被封大明归德侯,
此是后话。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大获全胜,虽让陈友谅之子陈理走脱,却已不再是心腹
之患,料想大江以南,再无人是他敌手,当即率军回到洪都,大摆庆功宴,款待
将士和明教的兄弟。
席间,众人觥筹交错,不亦乐乎。朱元璋借着几分酒性,走到吴劲草跟前行
礼道:「弟子见过吴旗使!」他本是洪水旗旗下的弟子,在明教中地位自是不如
各位掌旗使,因此见到吴劲草和唐洋等人,还是毕恭毕敬。
吴劲草大笑道:「吴王不必多礼,如今你已经是三军之主,坐拥数十万大军
的统帅了,咱这些江湖莽汉,自是不能与你相提并论。从今往后,你我便再无尊
卑之分,权当以兄弟相称,如何?」
朱元璋笑道:「吴兄弟,如此再好不过!」
两人一起落座,朱元璋道:「吴兄弟,听闻你在少林寺拿自己的血让屠龙刀
重铸,再见往日神威,我虽未亲眼所见,却也神往得紧。今日见你在鄱阳湖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