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美食天堂 > 第78章 真茶道与凤凰司

第78章 真茶道与凤凰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代以前,只有丝绵的“绵”字,没有棉花的“棉”字,这是因为,宋代时,棉花才传入到中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有人要问,凤凰八司为什么从宋代才开始崛起?因为,宋代以前,茶文化还不够成熟,尤其是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前,即使《茶经》问世了,仍然需要再发展两百多年,才能制出神品茶。

凤凰八司跟宋代的皇帝有仇,插手贡油等贡品,在里面混杂富含棉酚的棉籽油,这叫做有仇必报。

后来,因为干得专业,任何太医都检测不出其手法,成了专门对付皇帝的史上最顶级的刺客联盟。

荆轲,顶多只能杀一个帝王,凤凰八司的心却很大,要干就让一个皇朝断子绝孙,要谋就谋百世!

谁跟后来的元、明、清的皇室有仇,只要出得起价钱,凤凰八司这个专业户,就会重抄百世大计。

有人说,这三个皇朝的皇室,只有极少的皇帝无后或者死于丹药啊!尤其是元代和清代的皇上们!

这有可能是没人雇佣他们,且这三个朝代的皇帝,尤其是元代和清代的皇上们,都并不真的懂茶,没有勒索他们的神品好茶,杀他们什么人,尤其是元代的皇帝,更喜爱最低档的茶砖,反而认为好茶都是散货,不如茶砖瓷实,来得不够带劲,那也是令人醉了。包括风雅的乾隆皇帝,乾隆只是附庸风雅而已,从这货写了四万多首诗,都不如慈禧大妈半句顺口溜,就可以知道,这位仁兄的文化水平真的不行,远远不能和宋徽宗、唐后主、梁元帝等等在某一方面,甚至所有方面都登封造诣的帝王相比,乾隆帝其实什么都不精通,只是善于滥竽充数,以及在古人字画上面盖章。

再要么,是有人雇佣凤凰八司,但元代和清代的皇上,不爱吃凤凰八司插手的混有棉籽油的贡油。

元代的皇上们,还几乎不吃米,只爱吃肉;清代的皇上,也是更爱吃饽饽一类的面食,而非贡米。

大米不仅可以打蜡,打油也很上相。也就只贡油和贡米,凤凰八司可以做手脚,奈何人家极少吃!

啧啧,可见,在古代,皇上吃贡品,并不是多么有福气的!而其它皇室,没有皇上的口福就没事!

至于贡盐,我们早已说过,按产地有海盐、井盐、矿盐、湖盐、池盐、崖盐等等。不同产地的盐,所含的天然矿物质不同,风味也就不同,甚至,颜色也不同,有绛雪盐、桃花盐、青盐、紫盐、白盐等。盐,并不是越白越好,好似懂口红的人才知道口红有很多种,各有各的好,并不是越红越好!众生大都不懂盐。国外的盐,至今都普遍是五颜六色的,就是因为里面有不同的矿物质。

元代和清代皇帝虽然必须吃贡盐,可盐里面,没办法添加富含棉酚的棉籽油啊!凤凰八司涉及贡盐也无法作为。这真是气运使然,上天所钟,不好的东西人家不爱吃,吃的东西你没办法做手脚。

凤凰八司在元代的事迹缺失了极多。在明代也相对很低调。但明灭以后,有江南名流雇佣他们对付顺治和多尔衮,凤凰八司出手频繁,很义气地没有收费。至今,凤凰八司的老狐狸们很清楚地知道,祖辈很敬佩在扬州殉国的史可法,以及率领江阴人们反清起义,守城八十一天,击毙清人三王十八将,重创清军的典吏阎应元。尤其是后者极有骨气,所有江阴人当时都很有骨气,杀敌七万余。城破之日,典吏阎应元于城门题书:‘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城破之后,清军屠城,百姓以先死为幸,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9万7千人,无一人投降。清军在江南动不动就屠城,屠扬州、屠江阴、屠嘉定,很是令人痛恨。

可基于以上的原因,除了成功地让屠了扬州、江阴、嘉定等等江南名城的罪魁祸首多尔衮断子绝孙,再未得手,同治和光绪无子跟他们无关。可以说,清代的皇上,在开始的时候,是运气爆满!

就连得天下,都充满了运气!明末崇祯年间,京城发生了严重的鼠疫,导致京城和附近明军大量减员,战斗力也大减,李自成才得以轻易打入京城。而李自成的军队进了京城,也遭了鼠疫的殃,减员、战斗力下降,清兵没受影响,是因为鼠疫要跳蚤传播,跳蚤讨厌马味,清兵全都是骑兵。

教皇早就说了,上帝不掷骰子,却喜欢埋很多伏笔,历史的车轮怎么走,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上帝早已经干涉了!那些恩恩怨怨都是祖辈的事,现在是民族大融合,要和睦!已经不好提了。

说来说去,凤凰八司很不地道,只害了自己人,只害了明代的个别君主,以及宋代大部分的皇上。

这也不能怪他们。谁让宋代的皇帝太懂茶,断了他们的生路,还杀了他们私藏神品好茶的很多人?

不要小看给皇上办事的人的无耻。像内务府,他们连皇上都坑!皇上吃的鸡蛋,常常和老百姓吃的也一样。比如,光绪那会,一两银子能买六七百个鸡蛋,可内务府的人跟皇上说,一个鸡蛋要十两银子。光绪有次上早课时,问老师翁同龢是不是经常吃鸡蛋。人精翁同龢说:“臣家中只有遇到祭祀大典,才舍得吃一两个,平时都不舍得买!”光绪因此认为,鸡蛋很贵,他一直立志要做个好皇帝,决定要更加勤俭,跟负责早膳的小太监说:“朕以后,把每天早上吃三个鸡蛋,改成只吃一个,这样,每天就能节省二十两银子!省下来的钱拨付给海军,足可以让我大清御敌于海上,江山永固!让朕对得起祖宗和江山社稷!”小太监谄媚道:“皇上圣明!心里时刻惦记着大清的安危,您一顿饭省二十两银子,真是大清的造化!”李鸿章听着,冷汗涔涔都不敢说实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