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1644我的帝国 > 第三十三章 乡绅的请求和山西局势

第三十三章 乡绅的请求和山西局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万事开头难,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开端能增加彼此的信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赵毅当下就和乔胜宁初步厘定好的一批物价标准。

“粮食3两一石,火药、硝石等军需物品,最低15两,最高50两一石,手艺熟练的铁匠、木匠等匠户,介绍一户给50两介绍费,给匠户50两安家费,费用由乔胜宁提供,若是有洋人传教士也以同样的标准,并派人去南方寻找番薯种子。”

在送走乔胜宁后,赵毅趁热打铁,去接见了一下吴城的乡绅代表。

“小人余庆,参见大帅。”一个三十出头的文士打扮的人带着几个后辈在客厅等候赵毅。

“余先生是读书人?”

“呵呵,读书人谈不上,余某是读了点书,侥幸中了崇祯八年的秀才,不瞒大帅,此番前来求见大帅是有事相询。”余庆拱了拱手。

“不知何事本帅帮得上忙?”

“是关有田地之事.......。”

在余庆的一番介绍后,赵毅总算了解了对方的来意,吴城的大户乡绅只有唐、余两家,唐家鱼肉乡里,口碑不好,已经被刘雄带着人剿灭了,而这个余家在吴城口碑则相反,加上很识相的借银借粮后,刘雄倒是没有为难对方,而且余家的主要产业并非是土地,而是纺织业。

在明朝,纺织业多集中在东南方向,尤其以浙江最为发达,这余家本正是万历年间为了躲避倭寇,从浙江乔迁过来的,能兼并的土地一来不多,而来也不热衷,此番来见赵毅是由于南方的商路断绝,生丝运不过来,正好赵毅在推行土改后,吴城富余了大量分田后的集体土地,便在上面动气了心思。

“我等希望能承包位于吴城的二万亩田地,种植桑树以生产生丝,因为不知大帅的政路,特来相询。”

赵毅闻言陷入了沉思。

因为自己发行的土地改革后,人均的耕地即使达到10亩左右,但依然还有大量的富余土地无法利用起来,被余庆这么一说倒是发现了自己的疏忽,眼下这边就有一个机会,可以做一个试点,搞一下后世的责任制,这样反而能省下大量的管理成本,反正土地只要握在集体的手里就不怕有人动手脚,心里有了决断,赵毅便开口道:

“可以,但是我们要约法三章在前。”

“大帅请说。”

“其一,土地的所有权依旧归于村庄,租期以十年为准,即使之后需要续租,还是需要和村庄当届的大队商寻,不得以任何借口兼并土地。”

“其二,土地种植桑树后依旧需要纳税,纳税以粮计,每亩地每年纳粮五斗,村庄得六,新民军得四,粮食以粳米为标准,或市价相等之银钱,缴税时,需接受三方监督管理。”

“其三,贵府生产的丝绸和布匹如新民军有需要,需优先供给给新民军,新民军以市价之八成收购,这里也不会让你们吃亏,因为在新民军势力之范围内,允许你们自由行商,但凡有克扣加税者,你可以直接通报于我。”

余庆稍稍思索后觉得虽然不算非常划算,但自己也不算吃亏,而且主要是还不知道眼前这些人能不能坐稳永宁州,干脆就应承下来道。

“大帅很公道,小民自无不可。”

“很好,这些事情稍后可以去找州长李庭浩相谈,就说是我的意思,有其他相熟的士绅们,只要没有为非作歹,这些富余的土地也可以依法试行一下,但有一点要记得,务必需征得村庄和队里的同意,不得巧取豪夺,最后你们族中有没有通文识字的,本帅这边颇缺人手......。”

“呵呵呵,能得大帅青睐,小民等人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余庆转身和几个后辈道:“你们谁留在大帅身边听候差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