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之玩转西游 > 重生之玩转西游(01-05)

重生之玩转西游(01-0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历史上长孙皇后很节俭,没想到她连参加如此重要的大朝会都只佩戴着简单的首饰。此刻的长孙皇后巧笑嫣然地勾着嘴角,一脸温柔地观察着陈曦,虽然在这庄重的大朝会上,她仪态很是端庄,打扮也很得体,但陈曦还是觉得她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媚态。鲜卑族出生的长孙家族让长孙皇后带着一股异域美人的风情,让陈曦第一时间就想到新疆人佟丽娅,一个可以清纯、可以端庄,也可以妩媚的演员。但佟丽娅只是长得像古典美女,而长孙皇后却是一个活生生的古代绝美女子

陈曦深深地被长孙皇后吸引住了,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上了她!长孙皇后本就在观察着陈曦,自然也注意到了他的眼。长孙和李世民关系很好,这也是她可以参加朝会的原因,但她并不会插嘴政务。但显然跟一个十岁的小孩说话并不属于政务。于是长孙皇后便开口问道:“玄奘小法师,你是在看本宫吗?”

长孙皇后的语气很温柔,就像一个宠溺晚辈的长辈,让陈曦有一种沐浴春风的感觉,但他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当着皇帝的面看他的老婆,哪怕是金蝉子本人都必死无疑吧。好在陈曦急中生智,吞了吞口水说道:“回皇后殿下(唐朝对皇帝的女人不称娘娘),贫僧看的是是殿下面前的膳食,贫僧早上尚未进食此刻此刻”

陈曦的肚子很是配合地在这个时候咕咕咕地叫了一声,这一下也引起了朝堂上不少人哈哈大笑,特别是一个身材魁梧面容狰狞的男人,那笑声简直是要掀翻了金銮殿啊。长孙皇后却没有笑,反而露出了一丝怜惜,对着陈曦招招手道:“既然饿了就过来吃点吧。”

陈曦不敢上前,而是扭头看向了李世民。长孙见状娇嗔道:“你看他作甚?他管国家、管朝廷,却管不了你,本宫即为一国之母,大唐国土内所有的孩子自然都归我管,你也不例外。”

虽然长孙皇后这么说,但陈曦还是得看李世民的脸色啊,毕竟是他老婆,陈曦一不是宦官,二不是跟长孙或李世民有血缘关系,他哪里敢靠近长孙皇后?

第4章面圣与长孙皇后下

其实陈曦有些多虑了,先不说唐朝风气远没有后朝那么森严,他一个十岁的小孩,又是和尚,李世民哪里会想到那方面去?见陈曦还在看着自己,李世民很给老婆的面子,笑着点点头道:“观音婢说得没错,你归她管,我可管不了你,去吧。”

陈曦这才小跑上前,抓起一块羊排就啃了起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有胡人血统,爱喝酒吃肉,此时的唐朝也没什么人吃猪肉,连普通百姓都不吃,更别说皇家了。住持见陈曦居然拿了羊排,刚抬起手准备出声阻止,可是已经晚了,陈曦已经嚼上了,他只能叹了口气,无奈地放下了手臂。长孙皇后也很惊讶,小嘴微微张着诧异地问道:“玄奘小法师,你这是?”

陈曦确实饿了,也十年没吃肉了,他大口大口地咬着羊肉含糊不清地说道:“第一次吃!真好吃!”

长孙轻轻蹙起眉头,微微责怪道:“玄奘,你既是和尚,又怎能吃肉?这不是犯戒了吗?”

陈曦辩解道:“殿下您看我,我都十岁了!我才只有您面前的案板那么高,我这是严重的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这才不长个子的。事实证明光吃素是不行的,只有荤素搭配,才能健康长大。”

长孙皱着眉头,过了老半天才理解陈曦这话的意思,发现他确实又小又瘦,脸色蜡黄,确实是一副病态的模样,她有些心疼地问道:“你说话真是怪可是你吃肉的话,不怕佛祖怪罪吗?”

陈曦笑道:“不碍事、不碍事,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我心中有佛祖,他就不会怪我吃肉的。”

这边长孙皇后还没有说话,那边李世民就大笑道:“好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啊,想不到玄奘小法师小小年纪却可以如此洒脱。这句话很对我胃口。玄奘小法师,我看你个子矮小,弱不禁风,想必是真的缺少肉糜。你虽已出家,却依旧是我大唐子民,我大唐尚武,你又怎能没有一副健

硕的身体呢?所以你以后不仅可以喝酒吃肉!还要多吃多喝,我以大唐皇帝的名义特许了!”

.C()m

前面说过人皇是经过天道认证的,他说的话有时候就是法则,李世民这番话一出,陈曦顿时就感觉自己的身上似乎有一股业力离自己而去,让他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这种感觉真的太了,陈曦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那种感觉甚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像身上一座无形的大山突然消失了一样,连呼吸都感觉顺畅了不少。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是感叹这些的时候,陈曦赶紧向李世民行礼道谢,皇帝可不能不理会。

吃了点东西稍稍垫了肚子之后,陈曦才有心思近距离地观察长孙皇后,她吹弹可破的肌肤白皙细腻,襦裙上方露出线条分明的精致锁骨,让美人骨这个形容词去形容她的锁骨显得再合适不过了。多少古达女人老得快,但岁月却没有在已经30岁的长孙皇后脸上留下一丝痕迹,让陈曦忍不住感叹道:“皇后殿下,你真漂亮。”

陈曦才说完就捂住了嘴,有些担忧地看向了李世民,李世民却并不介意,反而开怀大笑道:“哈哈,那当然,我的观音婢可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

群臣也很适时机地附和着,他们也是发自内心的,长孙被封为一代贤后,自然是受到了万民的敬仰的。

不过长孙皇后看似白皙的面容下,脸色却有着一丝病态,陈曦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在心中叹了口气,并没有说出来。历史上长孙皇后年仅36岁就病逝了,这要是在现代,正是一个女人最青春的年华。在西游世界,陈曦不知道长孙皇后的命运如何,可看她此刻的脸色,显然也活不了几年了。可陈曦不敢贸然开口,一是因为他也没办法,二是因为他还没完全了解这方世界的规则,如果说他有着不可抗拒的取经使命,那么长孙皇后显然也有她自己的命运,否则以魏征、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些在西游中都有名的道家高手不可能治不好长孙皇后的病。

但陈曦不想长孙皇后死,他这一世完全没有感受过母爱,而才第一次见到他的长孙皇后就给了他母亲般的感觉,当然这跟陈曦想得到她的身体并不冲突。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留在皇宫从长计议,他相信总能找到办法保住长孙的性命的,这也跟他想要离开金山寺的想法不谋而合。

陈曦想了想,没一会儿,心中便有了对策,他在吃完东西后很识趣地退下,对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分别行礼之后,开口说道:“感谢陛下、皇后殿下赐膳,贫僧见到皇后殿下后,脑子里有些许灵感,想作一首诗送给皇后殿下,不知陛下、皇后殿下是否愿意指点一番?”

李世民笑道:“哦?想不到玄奘小法师小小年纪还会作诗?快说出来听听!”

长孙皇后也笑道:“既然是为本宫作的诗,本宫自然也很想听呢。”

这件事并不突兀,当年唐玄宗不就让李白给杨贵妃作诗吗?巧了,陈曦想到的诗正是当年李白为杨贵妃做的。陈曦假装走了两步沉思了一番,然后高声朗诵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后面陈曦假装卡壳没有再念出来,他这个年纪这种表现也很正常。他念的是李白清平调的第一段,后面两段就不适合在这个场合念出来了。因为当时李白创作的地点是兴庆宫沉香亭的北边,当时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花园中欣赏牡丹,一时兴起才让李白奉诏作诗。后面诗句中所描写的自然是沉香亭当中的景色,李白这里用第一段诗句来描写杨贵妃的美貌、后两段描写沉香亭的景色,这是把杨贵妃比喻成比沉香亭还要美的风景。

但现在是在大殿,那就只能用第一段了,诗词中的词汇描写的是长孙皇后的美貌,群玉山、瑶台等奢华场景对上这个隋朝就建立的奢华的太极宫也算说得过去。

陈曦念完,李世民立刻拍案而已,略微激动地说道:“云想衣裳花想容好!好诗:真是好诗啊!特别是这一句,朕尤其的喜欢。观音婢,你喜欢吗?”

长孙皇后捂着嘴,嫣然笑道:“二哥~妾很喜欢。”

陈曦心中无语,知道你们两个人很恩爱,但也没必要在朝堂上就这么公然撒狗粮吧?陈曦好地回头看了看众官员的反应,发现包括长孙无忌在内,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口地看着地面,一副我什么都没看到的模样,陈曦翻翻白眼,显然这对皇帝夫妇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献媚送给长孙皇后的诗也仿佛给两人感情的再次递进做了嫁衣。

两人秀完恩爱,李世民才对着陈曦笑道:“玄奘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却如此有才华,不仅发明了标点符号如此有用的东西,诗也写得那么好。”

李世民这里已经对陈曦省去了名字后的称谓,显然是对他很是喜爱了。李世民说到这也顺势提出了这次召见陈曦的正事了:“玄奘,膳也用过了,你可知我这次召见你的目的?”

陈曦行礼道:“回禀陛下,陛下召见贫僧是为标点符号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道:“正是,标点符号此物是从金山寺流出,在长安城中不知流传了多少个版本后方才传入朝廷,除了那个逗号和句号外,很多标点的用法群臣之中亦有争议,这次召见你的目的,就是想让你这个发明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我们好好讲解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陈曦点点头道:“贫僧明白,陛下,可否赐文房四宝?”

李世民点点头,他身边的宦官立刻大喊道:“上!文房四宝!”

陈曦没有退到很后面,台阶下的宦官离他很近,但离李世民更近。陈曦龇牙咧嘴地掏了掏耳朵,好地看向李世民,这么响的声音他听得不难过吗?

李世民看懂了陈曦的眼,哭笑不得地说道:“好你个小和尚,不用你担心,我的耳朵好得很。”

李世民说完就对台下的宦官说道:“以后你要宣读的时候,跑远点再宣,确实吵到朕了。”

宦官赶紧回头看向李世民,鞠躬行礼道:“诺!”

陈曦一脸古怪,赶紧对这宦官行礼表示歉意,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这个宦官以后有的跑了。初唐宦官地位低下,还从来没有人对宦官这样做过,宦官看到陈曦的动作一脸的受宠若惊,赶紧鞠躬回礼。

第5章指点朝堂

这一切都被长孙皇后看在了眼里,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和尚了,多么懂礼貌的好孩子啊。李世民看到陈曦的动作也满意的点点头,古人最讲究礼仪,唐朝更是以礼治国,而陈曦对宦官的行为也获得了在场很多官员的好感。

很快纸笔就送了过来,关于毛笔字陈曦这一世可没少练,最主要的是住持就是一位无名的书法大家,所以陈曦自然也写得一手好字。他并没有直接在纸上写上标点的作用,而是在两张纸上写了六句一模一样的话: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陈曦写完后拿起纸张,先是给李世民看了看,又转身给群臣看了看,然后对着宦官招了招手,能上大殿的宦官自然聪明得很,很快就来了两个宦官,一人拿着一张纸,一个朝着李世民,一个朝着群臣展示着手中的字。

李世民看着这句论语不解地问道:“玄奘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字却写得如此之好,只是你这番用意是?”

群臣也小声着议论着,以陈曦这个年纪能写出这一手字,确实值得称赞。陈曦行礼道:“启禀陛下,贫僧觉得在解释标点符号的用法之前,想先强调一下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贫僧想烦请在场的文武百官们为此句论语断句,并解释其含义。”

李世民一听毫不在意地说道:“这不是人人都会的吗?子曰/兴于诗/立”

李世民才开口陈曦就大声打断道:“陛下别”觉得自己有些唐突了,他赶紧鞠躬行礼道:“陛下,贫僧知道陛下您一定知道此句的正确读法,但还请给百官们一个机会。”

看着陈曦认真的眼,李世民明白这里面肯定有他还不明白的东西,所以他点了点头,沉默了下来。论语的这一句是古代和现代翻译差别最大的一句话,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就是因为断句的不同导致理解的不同。如果李世民说出了错误的断句,那陈曦哪里敢去纠正他正确的读法?他又不是魏怼怼。

群臣们很快就讨论出来了方案,前面一句自然是没有什么争议,后面一句话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是错误的说法,也是古代一直以为正统的说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以房玄龄为首的也不是正确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为:「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也有少部分人的说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

唐朝的儒学还没有招到荼毒,可谓是百花齐放,各种说法都有,李世民也大为惊讶,他从来没想过在小小的一个朝堂之上,在场的官员可以说都是当代大儒,却对看似简单的一句论语有着完全不同的三种解读,难怪陈曦不让他参与进来,这是在为他的面子着想啊。同时李世民也想明白陈曦的用意了,他轻轻地咳了一声,争论的群臣瞬间就安静了下来,他这才开口说道:“玄奘,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也知道标点的重要性,我看你写了六句,这是否代表你认为这句话有六种断句方式?以及六种不同的意思?”

陈曦点点头道:“回陛下,正是如此!”

陈曦说完也不卖关子了,直接拿起毛笔,先在面对李世民的纸上加上了标点断句,然后在面对群臣的也加上,最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场众人的文言文水平自然不需要陈曦去解释。群臣瞬间就炸开了锅,再次激烈地讨论起来,李世民也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长孙皇后看着陈曦的眼中充满了欣赏,住持一脸骄傲地看着陈曦,这就是自己教出来的好徒弟啊。陈曦看着师父的样子小声地提醒道:“师父,您着相了。”

住持一愣,赶紧念了句阿弥陀佛,他确实犯戒了,骄傲要不得。

李世民思索了一阵后,再次咳嗽打断群臣的讨论,看着陈曦认真地问道:“玄奘法师,你心目中的正确解释是哪一个?”

陈曦说道:“启禀陛下,每一个解释都是对的,正谓见仁见智。但如果要说是当年孔圣人亲口说出来的意思,贫僧认为是第二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陈曦才说完,长孙无忌就反驳道:“荒谬!如果按照小法师你的意思去断句,那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老百姓认可的事,就让他们去做;如果不认可,就向他们讲清道理。这简直是荒谬!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宣扬儒学,那岂不是在告诉所有人,以后陛下说一句,大臣反驳一句,当官的说一句,百姓也反驳一句?以后朝廷的一个命令要传达出去,是不是还要去对每一个人讲道理?”

陈曦并不生气,鞠躬道:“赵国公,如果单单从这句话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确实是如您所说的这个意思,可是赵国公您应该要结合孔子的思想以及前后文去思考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孔子提倡仁爱、提倡有教无类,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愚民思想和孔子的主张是相悖的,他如果要愚民,又怎么可能办学让普通人接受教育呢?但我们如果结合前面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那么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要让人民养成良好的修养,就要让他们精通诗、礼、乐,如果他们不能精通,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明白。这样的话,是否就说得通了呢?”

陈曦才说完李世民就大声叫好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朕也觉得当年孔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朕时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是舟,百姓是水。我们不要高高在上,要懂得关心百姓疾苦,要懂得倾听百姓的声音。你们也不要总是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要去做到才行啊!”

陈曦亲眼看到这位千古一帝体恤爱民的一面,忍不住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有着李世民的盖棺论定,长孙无忌没有再说什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也就在这瞬间,陈曦感觉到有一股充满威严但又让他无比惬意的感觉从他的天灵盖中灌入了他的身体,那感觉就像凛冽的寒冬中,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的感觉一样,让陈曦舒服得差点呻吟了出来。

陈曦无比诧异,不知道这感觉是什么东西,朝堂上他估计只有魏征懂这些,便疑惑地看向了他,魏征笑眯眯地对他拱拱手,就像是在恭喜他一样。不过他却摇摇头,意思应该是说此时不宜谈论这些。这时李世民再次开口问道:“玄奘,标点的重要性你已经向大家说明了,现在是否可以告诉大家其用法了呢?”

陈曦点点头,拿起毛笔画上所有的标点,这次也不用他示意了,两个宦官立刻走到他的面前,准备接过他的笔墨。这次陈曦同样画了两份,但准备解释的时候却犯了难,给皇帝解释吧,群臣看不到;给群臣解释吧,皇帝看不到。李世民见他的犹豫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想法,对着陈曦招招手道:“玄奘来,你上来讲,我下去听。”

李世民说完就站了起来,直接走下了台阶,陈曦有些犹豫,看了眼群臣,发现他们一脸的正常,也明白李世民的朝廷并没有那么多规矩,便大胆地走上台阶,用手指着标点大声地说道:“其实标点符号的用法很简单,大家只需要记住每一个标点的名字,就自然知道它们的用法了,比如句号是用在一句话的结尾,问号是用在疑问句的结尾”

陈曦讲解结束后,所有人都犹如茅塞顿开,也没有人有任何的异议,标点本就是无数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自然有它的必然合理性。李世民觉得这东西很好,很有必要,对文化的传播和文章的表达有非常大的帮助,不禁龙颜大悦,挥挥手就赏了陈曦无数的钱帛、茶叶、米面等等。

陈曦刚想谢恩,住持就抢先拒绝了皇帝的赏赐,说出家人不能收这些东西。陈曦却说道:“启禀陛下,贫僧收下了,谢陛下的赏赐。师父,正所谓劳有所得,标点既然是我的劳动成果,那么我理应得到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许我不收是会显得我高尚,显得出家人四大皆空的品信。可这样一来,不就成了另一个子贡赎人的故事了吗?这样的话,以后还有谁愿意为朝廷做贡献?”

无广告 纯净版 老司机都懂的【回家的路:<a href="http://www.ltxsWo.com" target="_blank">www.ltxsWo.com</a> 收藏不迷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