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秦大家此言一出,众人都无异议,安静下来,听著这狂妄少年做诗。
李小民轻咳一声,站起身来,手举酒杯,回身望向天空明月,沉吟半
晌,举手轻抚头发,悠然吟道:
「床前明月……满头疮……」
刚说出一句,慌忙住口,却已经收不住嘴,把从前听过的一句电影台
词说了出来,心中大悔:「怎么开始信口胡说起来了,难道这么薄的薄
酒,还真的能醉人不成?」
此言一出,舱内一片大哗,众人都忍不住笑骂出声,好气又好笑,这
少年所做之词,竟如此可笑。
陈德修也是满脸通红,低头不语,知道自己也要和他一起,被人笑话
了。
周长安呵呵笑了几声,道:「这位仁兄,果然做得好诗!弄得我一时
激动,将茶水喷了一地!」
众宾客一阵大笑,看向李小民的目光,都充满戏谑之意。秦仙儿也不
禁以袖掩口而笑,满怀好奇地看着这个有趣的少年。
李小民面上一红,举杯笑道:「刚才是开个玩笑。现在才是我真正要
做的诗!」
他举杯在栏杆前走来走去,长吟道:
「窗前明月光,」
周长安接口道:「满头都是疮!」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周长安举目顾盼,自得其乐,为自己能羞辱情敌
而兴奋万分。
真平公主却一直没有笑,只是用目光紧紧盯著李小民,想要看穿他表
层覆盖下的真实面目。
李小民不理周长安的挑衅,继续长吟道:
「疑是地上霜。」
众人一怔,笑声渐渐停下来,感觉到这诗似乎还有点意思。
周长安却摇头道:「俗!」
李小民举杯漫步,吟出了第三句:
「举头望明月,」
周长安摇头冷笑道:「俗,俗,俗!这般诗才,也敢拿到秦大家这
里、众雅士面前来献丑!」
众人也都摇头微笑,不对李小民的诗才抱什么希望。只有秦仙儿和真
平公主一直盯著他,预感到他不会这么轻易就认输。
李小民转过头来,向二女微微一笑,用忧郁悦耳的声音,将最后一句
诗吟了出来:
「低头思故乡。」
此句一出,二女的眼睛立时亮了起来,堂中诸人,也立时停下笑语,
整个堂中,霎时静寂无声。
半晌后,秦仙儿才幽幽长歎道:「好诗!最后一句,将整首诗的意境
贯穿一体,以仰望明月之意,咏出思乡之情,公子果然是才华绝世,令人
惊歎。」
她抬起双眸,幽幽地看着李小民,轻声歎息道:「还未请教公子高姓
大名?」
李小民肃容正色,拱手道:「不敢,贱名不足挂齿,小生姓李,单名
一个白字。」
第三集
第一章 李白
「李白!」
堂中宾客与婢女暗暗念诵著这个名字,都已隐隐预感到,这个名字,
将与这一首绝妙好诗,流传于世,为后人千古传诵。
李小民一脸谦虚的模样,微笑坐下,心中却在思量:「我这算是剽窃
了李白的诗句,不过再用他的名字吟出来,帮他扬名千古,也不算是剽窃
了吧?」
他心里忽然升起一丝困惑:「为什么从前看的那些架空历史小说里
面,那些主角总是喜欢剽窃别人的诗作文章,当作自己写的,而没有一丝
惭愧?难道说,中国人真的是以剽窃为荣,没有一点道德感吗?这就难怪
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们都在拼命地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当作自己的论文
发表在各大一脸庄重的学术杂志上面了。」
回想在从前那些小说里面,回到过去之后,总是小心不要剽窃后人诗
作,一心一意不干扰历史进程的,好像只有一个不是很讲道德的项少龙而
已。不过对于这样的人,读者一般都把他当作白痴。
李小民用力摇摇头,把这些胡思乱想都丢在一边,站起来拱手笑道:
「天色已晚,在下不胜酒力,就此告辞。」
秦仙儿一怔,美目中露出些微留恋之色,正要出言挽留,却见真平公
主已经站起来道:「李兄才高于世,在下相见恨晚,还请暂留,让在下可
以请教一二。」
她端著酒杯,走到李小民身边坐下,举杯笑道:「在下敬李兄一
杯!」
李小民暗自苦笑,与她碰杯,一饮而尽。
周长安大惊大怒,暗自咬牙,却微笑著站起来,捧杯走到李小民桌
边,也要敬他的酒。
陈德修认得周长安,躬身施礼,识趣地将座位让给了他们,自己躲到
一边去坐,酒意上涌,抱著那个十二三岁的小妓女,肆意亲吻抚摸。
三人在案后坐下,真平公主居中,不断向李小民敬酒,只想灌醉了
他,在他嘴里套出他的来历;周长安却也在不断地敬酒,希望把他们两个
都灌醉了,自己好抱著真平公主离开;李小民虚与委蛇,嘴里满口胡说,
只道自己是陈德修的朋友,承他厚情,邀请来金陵花船上游玩,过几天恐
怕就得离开金陵,回乡去了。
三人如有默契一般,都绝口不言真平公主的真正身份和前日的刺杀事
件,而李小民是久经酒精考验的坚强战士,喝惯了烈酒,哪会被这几杯薄
酒打倒,喝到后来,另外两人已是醉眼朦胧,他还没有什么醉意,只是舌
头大了些,说起来话来有些含混不清。
秦仙儿弹了几首曲子,陪著众宾客说了些话,讨论些诗词歌赋,时而
向李小民讨教,都被李小民假托酒醉,混了过去。